亚马逊测评到底还能不能做?卖家们有点慌...
打去年7月份起,亚马逊就给商家留下了一道阴影:“我有我的规则,过线必死!”
于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商家主动的放弃了很多测评,选择用了“白帽”法则,质量有信心的主动向亚马逊缴纳了200刀,投入VINE计划,但是真的有没有出评价,这个就看运气了。
但是白帽也不是那么好运营的,说到这个,我们需要了解一个信息,往往差评来的总是那么猝不及防,而且是那么的迅捷。
有时候我们准备开广告,计划做完了,今天才开起来,第二天一看,差评爆头了。这个时候广告要继续开吗?差评这个要怎么处理?是不是要翻个新?哎哟我的变体都还没有上去的呢?链接会不会有安全问题不知道,但是作为运营,头发又掉了不少,每个差评背后都是带着运营的头发落地的。
这时候我给大家简单算下白帽的优势吧:“安全”。以下分析的或许有点像劣势,但是这个都是对比出来的,大家都不做测评这些问题有的就不存在的。
1.首先要等6-8个月等,评价才会覆盖第一页,而做测评或许2个月就可以完成,这里差不多有4-6个月的市场劣势。
2.等待的成本,自己单干的话肯定没有所谓的底薪了。如果是上班打工的话,嗯,老板说的对,我们就是白帽等着。如果是老板,那么这个6-8个月其实损失的金额就是员工的薪资、场地费用等杂七杂八的。
3.等待的风险,6-8个月之后这个市场还是和我们现在看到的一样吗?
4.差评的风险,一个差评来了,带来更多的差评,链接是没有风险被亚马逊挂掉,但是一样是有概率被买手挂掉。
5.对手的风险,现在的市场就是谁先起来谁说话,很多时候先起来的商家想独享资源或者更多的资源,就会去恶搞其它商家,这个风险一样会导致店铺起不来。
6.新品的流量损失,扶持期是在前3个月,这个6-8个月是不是等过去了?
但是我们算算测评的效果和风险,我们就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商家都做测评了!
1.新品3个月内的流量期来的时候,通过测评是可以延长这个时间,甚至顺势起来。
2.能应对更多的不利因素,比如差评,比如QA的,videos被其它商家占有等问题
3.推动关键词的成长提高流量,出单是对关键词最好的提升。
4.更快的推动产品到成熟期,减少产品成长期内的时间成本、运营成本
5.更快的知道产品是否可以做,避免不必要的浪费(有的产品谁都不知道能不能做的起来)
风险:有可能被亚马逊封店
但是我们知道一个条件:亚马逊对shua单这个事情是怎么处理的呢?限流,警告,2刷警告,3刷警告或者封链接。在不是特别严重的shua的时候,基本是这样的,除非刷的非常大,否则即便遇到了也不是必死的局。
所以shua单,测评就成了大部分的人的选择。
但是不论做的如何完美,只要是做送测,风险就必然存在的,各位商家朋友,还是要慎重,能白帽做的,就不要走向这条风险路线。
本文由麻薯网用户发布,不代表麻薯网立场,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文章地址:http://m.huodai888.com/yunying/334.html